close

關於「散手」我自始至終總整是一個觀念。不管是用哪招哪式,或身體那個部位,在打人前,人應已沒辦法出手,或以成只能守而無法攻之象。若人仍有手可出自己仍是「犯險」,或只是在比誰快。如森蚺是捆死獵物再慢慢吞食。


現就以上片提出個人觀念。無關片意。


腳不動只手動,只能稱「手法」,多發生在演練時。若手腳齊動就稱「武術」,不能獨分「內」「外」。其中所謂的「散手」常只的是是內家「起手動腳」時的特稱,他家稱則「技擊」「搏擊」獲或臺上有獎金的「格鬥」。但應都屬等位意義。


又片名既已提「散手」,我總覺內家是「動」著打,而不是「靜」著打,行意、八卦就相當明顯,而太極絕對動的更甚,只是外人不知。而所謂「靜著打」那怕是阿里「蝴蝶步」出拳剎那,仍是「靜」因只有在這「靜」才能產生剎那強大「衝擊力」,只是因長年訓練看似動態連續。


又動態的特點是「單腳」著地,不應是雙腳,「靜態」的是雙腳,只是重心前後快速互換,以做能量快速釋放或轉換。


三,內家沒所謂的「打不到」,碰到就已「沾」到,沾到就又已是「黏」到,黏到就是「打蛇沿棍上」的纏打現象發生,直到整個是件結束為止。故兩人前腳若已在前,應已有一人已後「倒出」,若無人出,有人後腳應已在對方身上,待下一變化。


因這或是只想表明用者之拳「意」,故我只就「受」者,不就攻者立場,須注意地方說說,


不管對方式從哪隻手或腳出來,(若遇「異形」須注意它的舌中拳)要注意的不只是「出」點,反更應注意其他為動的「三」點,故眼睛是一個「視面」不是一個注意「點」,這必須長期訓練,如騎車時觀面不看點。因這一點動就要靠這點,制住三點。


所以乙方視線不對,又那怕是再重的「肘」只要是透太極體驗者,身體絕不會死受,反會有自然反應,一般常以「函」出現最多。但一個「函」不是個動作現象,而是運化「機能」。基本上如式中的「倒攆」,「提手」....最明顯的是表現在「雙風貫」,都是函後產生的現象。「急與緩」的差別反應而已。且就我而言人肘能進胸,我頭就能重傷彼。畢竟動就是打。碰只是屁話。


故散手不應只是點、線、面的線條式刻畫,而應是「變動面」所構成的空間轉化。故以片談手法觀念可以,談若話題是散手較容易失之「以篇蓋全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是賣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