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人的思考邏輯,多半是直線式的「若且唯若」,若這樣則就會那樣。如果你「這樣」,你就可以「那樣」。這句裡的「如果」往往反會讓人覺較真實於所謂的「可以」,也就是當常人講「如果」時,在心態上已不只是假設的論點,而是種身以為的「必然」。這是電影上很典型的,白雪公主與王子從此以後就....的樣版結局。留下的是人躲在暗地如自慰般暗爽的幻想空間。諷刺的是這暗爽的實際與實效性卻,往往遠大於現實所遇的狀況。檳榔西施就是這種實踐哲學的內行人。如果我...,人就會...。在以前的價值觀可能有的會用命來守保的,現在是如魚勾上的生鮮活餌,越光溜、越活的蠕動,越能引嘴饞肥於上鉤。明的是不偷不搶亮麗的堂面話,心底則是不說以明的司馬昭之心。


一個巴掌永遠拍不響,這是任你時代價值再如何窮變也改不了,但人卻永遠只想的到那看得見,摸得到,聽的出的巴掌。那另一個巴掌呢?「因果」的遊戲規則常是被所謂的宗教者玩弄於掌指,但其心意大總還脫不開,拿未見之「果」來唬嚇現有意之「心」。但若從另一角度切入,其實也不失為是個可供思考的途徑。石止則苔長,物腐則蟲生。當你滿腦想著如何防身的奇招異技時,真能確定自己在何時、何處、直何人說何話時,沒種下甚麼讓情勢生出另一巴掌的機會。故世事總是任你這個巴掌即便能硬如鋼鐵,堅如剛鑽,但你所要防的另一巴掌,則總是不知所由,無時而生,不期而遇的不確定性。


在這篇我所要說的是,你當然可以成為「夜夜磨刀」的男人,天天想著所磨的刀形,天天思考所用的刀法,但這會讓你發更少的時間去想另一個巴掌所成之因。將刀磨的又尖又利,當然其至可嘉。但甚麼叫「以柔克剛」?將刀磨到變軟,就能克對方剛硬鐵棍?又甚麼叫「四兩撥千斤」?只要拿著已盡心磨短的刀輕輕一撥,就能撥開又長又重的武士刀?「柔」是你早知對方所動之因在前,「剛」則是指對方不知你已知他動機在後之謂。四兩則又是指你雖有個盡力而為,隨興而作的巴掌在身,但盡量不讓對方刻意而行,執意而為的企圖所成的巴掌得機,才叫「四兩撥千斤」之意。若人真能不須知彼外情變化,就能以一己之知,信手拈來,那誰還會過個路,開個車就遭來橫禍?就真若這樣,就能那樣若我練了防身,就能永保康安? 若同是想,那何不想若我買樂透就一定會中來的爽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是賣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