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震卦」與鬆後的動


世事都有初始,萬物皆有本源,如長江黃河發於涓滴,巨木大樹也發於芽苗。一切「生機」皆出於源頭,不往此源頭探個究竟,怎去尋得太極生生不息的氣機?如鮭魚及長,必逆流迴游循歸幼時源頭,完成另一個生命循環的開始。這就是易卦裡一陽生於下之「震卦」的卦意。在震卦下之「一陽」意味著甚麼?你當然可有屬於自己的想法,但它也可能是一切生命氣機的源頭,對人情事理而言 ,也可能是古人要人「重所生之源」「尊所出之本」之意。但這一陽之「動」可就是太極生命的「源」啊!無此「動」之太極,真不知是啥樣的太極?但這動,可也不是說「動」它就願動。它可還是有它所以動的道理。所以雖說太極需先思所本,以求源頭之生意,但還是得取決於你對生命所把持的態度。若真認為不需求本探源,無須正本清源,那就只能繼續在人生旅程裡做不需「本」的生意。 


太極不是種技術,也不該是種理論,它是身與心間的生命藝術。心的「鬆」,能讓身回歸的自我本能,身的「鬆」又如鮭魚般自然的尋其原始動的本源。心的鬆讓常妄動的「意識」,習慣成為只旁觀的「覺意」,身又會因鬆,慢慢與地建立起一種微妙的關係,就是因身的鬆而有沈感。心感覺越靈敏,沈感就越清晰,身越鬆沈,感覺就又越靈敏,。這是不是與太極圖有同樣的意味?白有因黑而變的機,黑又有隨白而動的因,如此循環不已。沈極必反以動,這只是「物極必反」的道理,不是甚麼玄理。又當心真體得此微妙之動,心也應已有能感覺外境之變的靈敏性。


聽說過「聽勁」嗎?你以為聽勁如何來?又是以為聽竟是聽甚麼?當對手快速變化時,你怎麼聽?又拿甚麼聽?當肯鬆的心開始鬆時就已經在聽了。就如當嬰孩一初生,就開始呼吸是一樣的。能聽內在些微的感知,怎會不能聽外在事理的變化呢?所以只要相信,也只要願意,太極的活性是不假外求。


大家可能皆知道,世界各處海洋的大漁場,都是正值「黑潮」與「親潮」兩大寒暖的交會處,此處生機蓬勃,資源富饒,故魚量豐富。但卻少有人知,這在太極也是同樣道理。幾代以來,人只知口裡要求「要鬆」、「要鬆」,這已「鬆」幾百年來,算算也該已鬆過了頭,可有幾人真知鬆意?「鬆」是一定要鬆,人對「有」的索求,會有窮盡之時,但太極對鬆的追求,無窮無盡。身越鬆,體越沈,除非地會因體之重逐漸下陷,否則久而久之,地會因體之常沈,開始反向運作。這不玄,這只是道「窮極必反」的簡單觀念。也就是「反者道之動」。太極的道理非簡及易,沒那種讓人想破頭的大道理。


此時身之「沈感」透過節骨筋脊,慢慢串下,地一陽之反動,又逐漸延上,「地動」「體沈」終必相交,這麼一相交,東西就自運、自長、自生、自成,也不用勞你去想甚麼丹田,玄氣來嚇自己,當嬰兒為胎時,哪有又打又罵的教胎兒怎麼「做人」的?不都只要靜心安養就成?這也不是定得要靠哪家祖傳的秘密才能知道的。只靠你信、不信這道理,若信!就多用點心,下點功夫。若嫌太簡單,且定要哪家之密傳,又得口味重點的玄功密氣,也不是不可。只要知道,不管誰用甚麼方法來耕耘太極,「太極田」裡永遠只有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,「種瓜只得瓜,種豆必得豆」如此而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是賣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