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用力,還是不能用力?


有個相交多年的的拳友,平時常以他認知拳理,好意又帶點教導的語氣跟我分享。一天,友家得遷搬,身為朋友,我理所當然的要出點力。通常是小件物品先上車,大傢俱隨後。當兩人搬到長沙發時,突然有個念頭像觸電般衝到我的腦袋,我問他:「大夥都是練太極的,當搬這沙發時,是用了力?還是沒用到力?若用了力,對太極而言,是對還是錯?若是錯,那就不能再搬了,若是不用力,那沙發怎麼還是那麼重?」說到拳理,我這朋友可是頭頭是道,但丟個實質問題時,又傻了眼楞在那發呆。


台灣是重講究「鬆」的國度,不管台人對「鬆」瞭解到何程度,也不管是對是錯,在心理上是,盡量能不碰力就少碰力。在這種心性氣氛影響下,也就理所當然的會以某種特殊應對模式來適應外來力,這其實是一種面對力的矛盾情節。有的會以對方用力的多少,來論對方是否太極。對方若一被認定不是太極,自己不管能否處理,在心理上,自己就有理所當然的下檯階。有的則也同是用力,也許用的還不比對方少,但自己總會有一套,不同於對方用力的完美說詞。所以在我看來,由人性的角度切入,來研究太極相當有趣,也讓人樂此不疲。說實在,當人越久,越覺人的可愛,除非這人已對人世心灰意冷,否則都能像其遠古時的老祖先,適應嚴苛環境一樣,會對自己不懂、不知的道理,自然而然有一套適應的心態,若道理越艱深奧秘,這種現像也就欲發的明顯。


   我總認為,太極是種「觀念」層次的東西,不只是技術或技巧性的追求。某種觀念懂了,身體會自然的配合觀念而自生律動。久了、熟了、通了,自然而然可當技術用,而不是一開始就將拳理來當「技術」來追求,再透過心的磨練與身的苦練,。。但在當前的功利主義下,這種思維是不可能的無奈。


現就以「力」在太極應有的觀念,來與讀者討論。「他力量很大!」,「他很用力!」這若是對一般人,可算很正常的語意,但若是對練太極者,應視為荒謬的誤解。要瞭解「力」前,得先知道「重」與「力」的差別,因為一般人只知在拳經拳論沈迷,哪有時間去注意這最基本的觀念?人因有感覺,才會有「重感」與「力感」的存在。但現練太極者多的是重感與力感不分,若真能好好用點心思考其中差別,太極不能說「入室」,至少應已離「登堂」不遠。


    物是靜,不會有「用力」的現象,只呈現本身的「質重」。這質重會讓人有重的感覺,但不是「力感」,因物不會用力,而且「重感」固定,力感則會隨用力者的心緒改變。「力」是作用在別的物體身上的「作用力」,既稱「作用」,當然要有被作用的對象,力才能發生。所以力對習太極者來說,應視之為可「不存在」因素。道理很簡單,力需要條件才能發生,這條件我常以「力牆」稱之。有力牆力才會產生作用,既然如此,雖不能希望別人不用力,我卻可以透過體認與修練,不讓自己身上的「力牆效應」產生,既無力牆,力又焉生?這是觀念,不是技巧,更不需要凡事都得「拳經拳論」來背書,旨在人能不能弄通而已。
    太極永遠不會迴避問題,只會勇於面對問題。也不是有特定的技能來處理問題,只因瞭解了問題所由而沒問題。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是賣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