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全身似手手非手1.


若太極只是現前「舉手投足」「動手動腳」,再來只是為增顏添色,又是「氣」又是「勁」的發人能如何,打人又能如何的技藝,說實在對我來說,用幾十年的時間來賭,再怎麼算都划不來。但若在自己塑造的條件下,完成了自己頗為得意能發人的豐功偉業,那更是我不能忍受的。不是我懶,我也不能說笨,只是在我追求的過程,我專注於別人不會專注的地方,也享受著別人不懂享受的感覺,說穿了我只是發覺到,,當不那麼在乎想追求的當前成就,竟然會發覺,還有那麼多的感動等著你去感動,就如在飛馳中的車景,當你只聚焦於一點的同時,也意味著已忽略太多太多的感覺。一輩子我注定了,只用感動來體會太極,無法用追求或考古的心態來挖掘太極。求氣、求勁、發人、打人,轉移不了我對的生命無止境的好奇,太極理的氣氛與意境,只會牽動我更內心對生命的渴望。


原本乾禿的田埂,在一夜雨後,竟那麼綠意盎然,是土地裡早已蘊藏了無限的生機?還是空氣裡本有無盡的可能?當我注視著,粗糙帶點龜裂的樹幹,那冒出的新芽深深吸引了我。整棵樹竟然是充滿著無限的生機,它如奇蹟般,讓你無法猜下次的芽會在哪冒出來?沒刻意的預設,沒故作的玄虛,只有生命,一任自然的找著自己的出路。這種活絡得氣機,難道不是比人講破了嘴、說乾了口來的更合「全身似手手非手」的真義?但除了風在樹梢偷笑人傻的葉沙聲,就是沒聽到,樹得意的說:要如何才能「隨處發芽,處處可長」的大道理。或許,它也有說不完的歷史,但它知道,自己得承受每一次的颱風,而不是靠,讓它苗長的母幹,它也有著比人更多的歷練,但它只相信靜靜的紥著根的現在,會比談過往的歷史,去猜測可能的方法更實在。


曾經自己也瘋似的一頭投入著,怕人知的我不知,想懂得我不懂,而有「幾度春風幾度秋,無端愁緒上心頭。望盡千山皆不是,唯見殘陽影孤留。」的感慨。是否是我太專注某個焦點,反讓我忽略了某些東西?我告訴著自己。生命不是因我專心注視的部分而生命,想想,當我們一個思維、一個念頭在運轉的同時,世上又有多少個不同的思維與念頭正在運作?人太在意自己的感受與感覺,而在習慣這種「在意」後,開始忽略了念頭外比感覺更生命的存在。


手本來能拿很多不同的東西,但當它因喜愛而緊握時,手已不能再拿其他的東西,除非又有新的喜好時。同樣的,當反事都是手搶著拿、搶著握、甚至搶著推,久而久之肘懶了,肩閒慣了,胯睡了反正哪都輪不到自己。


若是這樣,那太極還用談甚麼採、捩、肘、靠的大道理?連這簡單的思考都沒去用心,那談「全身似手手非手」不是拿來嚇別人,就只是自己在嚇自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是賣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