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宗教觀下的太極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從生徒的眼神一閃即知已有所悟於內心,縱有一絲欣慰之意但一閃即過隨之而來的卻是眼前無盡的落寞。貴為菩薩格如觀音,何嘗不是因起一念之慈,而遂碎化做千片,但終不因此頓失悲願,以千眼觀四方情,以千手助四方苦,化千心唯一的「苦口婆心」。


我是賣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裡有四觀法。「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法無常,觀心無我」。總覺太極既稱太極,即無須自我設限,「道」既可有化羽合虛之想,人也不可因意逐思,化想成氣之興。然所貴者倒不是在所言所述,而是那充分享受隨興展意,如鴻鵬穹蒼,逐風翔遨的悠遊自在。


我是賣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儒教雖重教條貴力行但仍言「君子之交淡如水」的個淡字。道自老子開金口,莊子南華以下,身合天地一氣,神遊宙宇四方,而以清虛為道。佛則樹下開悟後,始於「寂滅」為樂,「無所從來」為究,立無法意,傳空寂經。儒的淡,道的虛,釋的空,對太極是否也具某些相通或啟示的意義?還是根本毫不相關?


我是賣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